參考文獻中專利的格式
著錄格式: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文獻類型標志].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例:[I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中國,88105607.3[P].1989-07-26.
注:訪問路徑可以是引用網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寫出。專利的文獻類型標志一般均為[P]。
參見 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第4項 著錄項目與著錄格式
本標準規定文后參考文獻設必備項目與選擇項目。凡是標注“任選”字樣的著錄項目系參考文獻的選擇項目,其余均為必備項目。本標準分別規定了專著、專著中的析出文獻、連續出版物、連續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專利文獻以及電子文獻的著錄項目和著錄格式。
第5項 著錄信息源
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信息源是被著錄的文獻本身。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科技報告、專利文獻等可依據書名頁、版本記錄頁、封面等主要信息源著錄各個著錄項目;
專著、論文集中析出的篇章與報刊上的文章依據參考文獻本身著錄析出文獻的信息,并依據主要信息源著錄析出文獻的出處; 縮微制品可依據題名幀、片頭、容器上的標簽、附件等著錄; 光盤依據標簽、附件著錄; 網絡信息依據特定網址中的信息著錄。
擴展資料:
專利文獻是專利制度的產物,和專利制度一樣,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的萌芽狀態到被公開出版、廣泛傳播,最終成為占全世界每年各種圖書期刊總出版量四分一的出版物。
專利文獻是申請或批準專利的發明創造,即包含已經申請或被確認為發現、發明、實用新型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研究、設計、開發和試驗成果的有關資料,以及保護發明人、專利所有人及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注冊證書持有人權利的有關資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總稱。
這些資料是在專利審批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有些是公開出版的,有些則僅為存檔或僅供復制使用。
作為公開出版物的專利文獻主要有:專利申請說明書、專利說明書、實用新型說明書、工業品外觀設計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索引等。
目前,世界上約有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專利機構并出版專利資料,我國自1980 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專利局起,就陸續出版、發行專利文獻。依據專利法保護對象的不同,專利公報分為《發明專利公報》、《實用新型專利公報》和《外觀設計專利公報》。
依據各種專利審批程度的不同,說明書分為《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發明專利申請審定說明書》及《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
199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重新修改,依照新法的審批程序,取消了發明專利申請審定公告程序,改為直接授權出版《發明專利說明書》及《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
中國專利文獻有以下幾種形式:(1)專利說明書(紙件);(2)專利說明書(縮微制品),其中,膠卷型(microfilm)依文獻順序號排列,平片型(microfiche)按國際專利分類號排列;(3)中國專利文獻光盤;(4)中國專利英文文摘(計算機磁盤);(5)專利公報和《中國專利索引》等。其中(3)(4)(5)三種是查找中國專利最常用的檢索工具。
序言又稱序,通常用bai來說明作du者的創作意圖和寫作經過。也有他人代寫的,zhi多用來介紹dao和評論本書內容。常見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譯者序三種。
作者序是由作者個人撰寫的序言,一般用以說明編寫該書的意圖,意義,主要內容,全書重點及特點,讀者對象,有關編寫過程及情況,編排及體例,適用范圍,對讀者閱讀的建議,再版書的修訂情況說明,介紹協助編寫的人員及致謝等。它的標題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較簡單的作者序有時也用“前言”。當另有非作者撰寫的序言時,為區別起見,,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翻譯書的原作者專為中譯本撰寫的序言,標題用“中譯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錄之前,如果其內容與正文直接連貫的,也可排在目錄之后。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請知名專家或組織編寫本書的單位所寫的序言,內容一般為推薦作品,對作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介紹作者或書中內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標題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寫人姓名。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錄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為叢書寫的序,也排在叢書序之前.。
譯者序一般著重說明翻譯意圖,有的也包括翻譯過程中的某些事務性說明,一般以“譯者序”為標題,內容 比較簡單的也可以“譯者前言”或“譯者的話”為標題,一般排在目錄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