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雜志 雙月刊 省級建筑類期刊
《安徽建筑》1974年由安徽省基本建設委員會創辦,原名《安徽建筑動態》,后更名為《安徽建筑通訊》,1992年正式使用《安徽建筑》一名,同時由安徽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申請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1993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內公開刊號CN34-1124/TU,國際刊號ISSN1007-7359。
《安徽建筑》由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與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主辦,安徽省建筑業協會、建筑裝飾協會、建設監理協會、建筑防水協會、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測二站和省建筑工程司法鑒定中心聯合協辦,雙月20日出版。
刊名:安徽建筑
Anhui Architecture
主辦: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土木建筑學會
周期:雙月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7-7359
CN:34-1124/TU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安徽建筑
創刊時間:1974
辦刊宗旨:
宣傳黨和國家建設科技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探討建設理論、技術,傳播學術思想與應用成果,大力促進建設科技水平的發展,宏揚先進文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讀者對象:
廣大工程設計、勘察、施工、監理、檢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師生,并由“中國知網”和“中國數字化期刊群”提供網上全文閱讀服務和期刊檢索查詢。
收錄情況:
《安徽建筑》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科技部“萬方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來源期刊和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經《安徽建筑》專家組審稿同意公開發表的論文可以作為各類技術人員晉升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和碩士生、博士生畢業論文答辯。
投稿須知:
1. 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每篇論文(含圖、表)一般在3000字左右為宜,必須包括(按順序):題目(中文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譯)、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100字左右)、關鍵詞(4-6個,)、正文、參考文獻。
2. 來稿請直接將電子版發送到本刊郵箱。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有明顯區別;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
3. 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圖一般不超過6幅。插圖切勿過大,寬度不超過7cm(半欄)或14cm(通欄),請用計算機繪圖。圖中文字符號應與正文一致,字體為六號宋體。照片要清晰,層次分明。文章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4. 文中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1.3、…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1.1.2、1.1.3、…排序。
5. 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
?! ≈≈饕熑握? 文獻題名(版本第1版不著錄)[M].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
期 刊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期).
論 文 集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論文集編者名,論文集[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技術標準 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 摘要篇幅以50~300字不宜,寫成報道性摘要,內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7. 來稿請提供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不注),畢業院校、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8. 來稿為科研課題項目的請予以注明,獲獎的請提供證書復印件一份;發表后該項目獲獎的請函寄獲獎證書復印件一份給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