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雜志 半月刊 綜合類、文化類省級優秀期刊
(月刊)創刊于2008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核定,山西出版集團主管、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文化產業研究所作為學術支持單位的全國性期刊。雜志以“關注文化、關注產業”為創刊宗旨,堅持“用財經理性融合文化感性”的辦刊理念,整合各方資源為文化產業發展服務,達到“感受文化、創造財富”的目的。
刊名:文化產業
主辦單位:山西三晉報刊傳媒集團
出版周期:半月
ISSN:1674-3520
CN:14-1347/G2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創刊時間:2008
理論前沿、產業觀察、人物訪談、文化傳承、產業研究、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傳播、文化建設、文化管理、文化金融、文化貿易、文化旅游、歷史文化、文化藝術、融合發展
1.《文化產業》文稿:來稿應反映文化產業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一般不超過4000字。
2.《文化產業》題名: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3.《文化產業》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腳注在同頁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含性別、出生年月、最高學歷、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及E-mail,)。
4.摘要:論著類文章應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標題與摘要內容相應。
5.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2-5個,應該在摘要下標引,以便讀者索引。
6.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正文引用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獻務必與原文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7.著作權相關事宜: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
8.文章嚴禁抄襲、冒名等違反著作權法相關規定,如有違反規定文責由作者自負,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徑追究相關作者責任的權利。
如何用基層文化為建隊育人凝聚強大正能量 劉志強;1-2
郝琮作品 郝琮;2
關于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發展的研究綜述 饒金濤;羅茜尹;3-4
洪洞大槐樹大移民 滹沱柳;3
云服務模式下的多媒體資源檢索及服務 侯新宇;5-6
吳越國錢氏“和”文化的借鑒意義 錢寧;錢可銘;7-9
新媒體環境下漫威影業漫改電影成功的冷思考 宋明;10-11
新時期下中國古典舞的審美取向芻議 趙璐;12-13
《竇娥冤》中用典情況考察與分析 姜志剛;14-15
美食類網生紀錄片與傳統紀錄片的比較研究——以《人生一串》和《舌尖上的中國3》為例 王穎;16-17
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文學評價觀探究 周琳莎;18-19
新媒體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探析 張小虎;20-21
當代瑤族與壯族銅鼓文化比較探微 張宏程;22-23
民間口頭敘事研究成果的出版思路與出版價值 呂苗莉;24-25
電視新媒體對受眾訴求變化的捕捉與利用 王曉云;李慶國;郭顯峰;26-27
關于新時期媒體對外宣傳的研究述評 郭偲嬋;28-29
漫威電影里國際化的科幻劇作元素 盧燃;30-31
對數字出版時代下版權保護的再思索 王俊輝;王峰仙;32-33
新時期產業招商問題探究與策略分析 徐朗;34-36
游戲動漫及影視劇音樂的熱點趨勢分析 張超;37-38
全面提升公民科學素養之我見——以科技博物館中的STEM教育為例 李明玉;武澤陽;42-43
社區文化營造與城市記憶共同體重建之研究——以西部地區棚戶區改造為例 毛偉;冷楓;44-4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 劉建榮;47-48
淺談俄語科學語體文本的翻譯策略 石慧明;49-51
讓鄉土歌舞走進音樂課程 郭春娥;52-53
革命歷史檔案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安曉軍;54-55
高校非遺教育的意義及其實現策略 伍涑華;56-57
非遺傳承人才在高校中的培養模式研究及創新 哈那;58-59
高校新媒體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模式思考 李靜然;62-64
非物質文化遺產欣賞——北京面人郎 65